央廣網北京4月1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蘭州發生的自來水苯超標事件,這兩天格外引人關註,也再一次引發了對飲用水安全的思考。2009年的全國普查特意使用了交叉檢測,理由就是中國僅有兩三個城市的水質監測單位獨立於水廠,其餘監測單位,哪怕是住建部水質中心的國家監測站和地方監測站,均由地方水廠內部水質監測部門擔責——也就是:兩塊牌子,一班人馬——調查:還是這樣嗎?現在誰在檢?怎麼檢?有沒有檢出過問題?——按照現行規定,即便是新標準的106項檢測,地表水廠一年只需要檢測兩次,地下水廠一年檢測一次即可——是否存在:刻意避開水質不合格風險高的月份?或者自檢自測,合格就公佈,不合格就不公佈?
  近日,蘭州飲用水苯超標的問題牽動人心。飲用水安全與公眾健康息息相關,記者針對長春市民飲用水的監測、督查情況進行了採訪。
  記者就城市飲用水監測的問題採訪到了國家飲用水水質監測網長春監測站主任王傳錄,他介紹,水質督查工作是居安思危、重在預防的,而水質檢測是專業性問題,但標準必須科學、規範,數據必須真實、可骸拔頤鞘茄細裰蔥泄乙盟曜跡�106項。關於監測頻率國家標準這塊有一個規定,我們在這個標準基礎上可能高於國家要求,國家要求是一個月檢測一次,我們有可能頻率是比他還要多,因為不同季節水質有變化的話。”
  記者:“有的省份為了避開水質不合格的風險,在風險比較高的月份就不檢測了,這樣咱們這裡有這種情況麽?”
  王傳錄:“咱們不可能這樣做,咱們所有的檢測我們必須上報國家的,我們每天的管網的這塊指標必須檢多少點,每個月檢測多少次,必須保證的。而且我們都要上報的國家水務中心的。”
  王主任介紹,按照國家飲用水監測的規定,他們的工作流程是全過程監測,從源頭一直到各個小區網點。另外,要堅持以預防為主,把“居安思危”實施到具體管理制度中來。
  記者:“如果出現不合格的情況,我們有什麼樣的措施呢?”
  王傳錄:“針對水廠查找原因,我們檢測的數據我們嚴格的往上報的,包括一些應急預案,我們從原水,水庫水檢測的,而且我們根據季節還加強頻率,全過程檢測的。從源頭水一直到管網點,我們天天監測,我們的五臺車天天取樣檢測。我們運行的還正常,各部門也都非常配合。”  (原標題:蘭州自來水苯超標事件引水質監測質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p45lpvj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